Base 系 AI Agent 发行平台:Virtual
Virtual
功能1:资产发行平台
Virtual 和 Pump.fun 一样,是分为内盘和外盘,发币方需要再内盘通过 bonding curve的方式募集到足够的资金,然后由平台一起将流动性注入到 Uniswap 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之后,可以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
Bonding curve 的意思是联合曲线,它通常用于 token 的销售,针对于token会建设一个池子,这个池子中会有两种代币,即要销售的 token 本身和用来购买这个代币的其他代币(通常是 U 或者平台币),随着token被销售的数量不断上升,池子中的 token 与 u 的比例就会变小,获取相同数量的 token 所需的 u 的数量就增加,反应在币价上就是 token 会随着更多的人买而上涨,有人卖就会下跌。
Virtual 和 Pump.fun 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是通过 Virtual 募集的资金,在移动到外盘以后,需要锁定一段时间(似乎是十年),而不能都被撤走。
Pump.fun 在有内转外的过程中,有可能在内盘的流动性都是由发币团队自己提供,从内盘成功完成预售,也就是内盘积攒的流动性达标以后,这部分流动性被加在外盘上,也就是 ray 上,那可能会引导机器人或者是投资者进行更大额度的投资。
如果这时候有新的流动性通过投资进来的话,发币团队可以直接撤走流动性,造成代币归零。那么一个能够很好地限制这种 rug 行为的方式就是在内盘转到外盘的时候,限制内盘所积攒的流动性不能够被撤走。
功能2:AI Agent 工具
Virtual 第二个功能就和 AI16Z 一样,提供了辅助其他人做 AI 的工具,即 create and co-own AI agent,参照 Virtual 提供的的架构图,stack 有链上和链下两部分
链下部分
Virtual machine:我的理解是将AI Agent 的需求进行 normalization
Agent 行为的组件(Agentic Behavior):有 perceive,act,plan,learn 和 on-chain operator 五个部分,perceive来处理敏感数据,act 将command变成 action,Plan 会通过算法优化多个步骤的 Plan,learn 通过反复学习优化行为,on-chain operator 用来执行链上操作。
存储器(long term memory processor),用来存取管理一些 AI 相关的永久数据结构,让 Agent 可以获得在当前的 session 的数据。
SAR(Stateful AI Runner):提供 sequencer 和 model,用来存储AI Agent 的personality,并且基于特定的 LLM 来执行相应的服务。
链上部分
Real Time Value Stream Processor:这个用来把 revenue 通过流的方式来发给 Agent owners。
contribution vault:顾名思义,这个是用来存储 contribution 的,至于contribution,可以是文字,图片和数据。
Virtual 用户案例
G.A.M.E
Virtual 提供了一个 interface,G.A.M.E 项目(是Virtual自研项目)通过这个接口(Agent Prompting Interface),这个似乎是在项目方应用层面所需要的做的唯一集成。然后会有以下的操作:
Perception subsystem(应该就是Virtual machine 中的 perceive 组件)进行需求收集,然后发送给 planning engine。
Long term memory 会基于 Perception subsystem 的信息,从 World Agent(我猜应该是Virtual的共享数据)提取有效信息,返回给 Planning Engine。
Planning Engine 会根据分为 high-level planner和 low-level policy,high-level 会生成 response,low-level 会生成链上指令。
high-level planner 的 response 会通过 Perception subsystem 返回给 App,low-level 的链上指令会通过 on-chain operator 返回给链上合约。
Virtual machine 中的 learning module 通过 App 的数据学习,并且将学习成果记录会 LTM 中。
那这个 GAME 究竟是做啥的呢?
它是一个提供给游戏提供 AI Agent 作为 NPC 的服务,第一个游戏是 West World(西部世界),在游戏中会不断加入 AI Agent 这样能够不断丰富故事线并且拥有 infinite ending。
该框架现在的MC到达了 55.6 M,还是比较前期。且在这个游戏中,每一个 NPC 的 AI Agent 都是一个币,看下面的 Twitter
https://twitter.com/Govanisher/status/1861769736645730734
但是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游戏中的 NPC 的 AI Agent 如何获得收益,并且都是软顶,且基本没有流动性。 这个币是否是通过内盘跑出来的,并且token holder是否和项目的收益绑定没看到资料。
https://app.virtuals.io/virtuals/341,只有 457k 的 MC。
第二个游戏叫 HEIST,是一个 TG游戏,现在还没有上线,模式和 West World 一样。这里有个疑问就是
Luna 89m 市值
Luna 是一个虚拟主播(也是Virtual自研项目),但是roadmap 还不明确,之前在tiktok上直播,后来创始人说因为shadow ban的原因,就不在tiktok直播了,目前看不到有什么盈利模式,还处于attention阶段,唯一的收入似乎就是用户的打赏。
AIXBT 222m市值
根据在 Virtual 页面的介绍,AIXBT 主要做的事情是根据CT的信息,来快速定位一些token,产品好像还用不了,进入主页以后一直在 loading,似乎要持有足够多的 token才可以通过钱包验证,否则不能使用。
$Virtual
Virtual 平台本身承担了资产发行的功能,但是通过 Virtual 平台发行的资产大部分是 influencer, game 还有一些工具类,我认为变现途径太长,所以在上面发行的币可能更难跑出来。
首先Virtual 本身占据了资产发行的生态位,剩下的两个变相途径简单的是资产交易和资产托管,目前没有看到 Virtual 平台上发行的项目有涉及这两个方面,所以很难发现有长期价值的项目。如果靠 game 和 social 的话,其实很难达到很高的市值。
现在 game 和 social 这个创业方向是已经工业化了,token是为了融资和给用户分润的,而工业化大厂没有这个诉求,所以优质的项目不需要发 token。劣质的项目发token以后,很难赋予价值。Gamefi 的资金可以去 Steam 买任何的游戏,所以吸引的都是投资者而非用户,这一点上一轮的 gamefi 体现的很明显。
Virtual 本身作为 meme 发行平台中细分的 AI meme 发行平台,是很有投资价值的。内盘(https://fun.virtuals.io/)的 meme 只能通过 Virtual 来投,但是热度和 Pump.fun 差很多,这主要也是亚太在 Crypto 用户量不够多,或者说是 ETH 风格(Base 是 ETH layer2)。关于这个问题,创始人曾经在采访中说是因为 Virtual 并不致力于做成一个资产发行平台,而是希望有更多的 AI 项目方来使用 Virtual 发行自己的项目。
但是由于 Pump.fun 平台没有发币,所以没法从这个角度预测 Virtual 本身的市值,可能看得到的利好就是 Virtual 作为 meme 发行平台的龙二能够上 coinbase。
优点有可能也会变成缺点是,正因为是 base 系,可能币安上币可能会比较久,那么市值的想象空间就会比较有限。现在的市值是 600m+,上 CB 冲到 1b,涨幅会在 33%。
references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21958.html
https://www.virtuals.io/protocol
https://medium.com/@bitalkforu/%E5%8C%BA%E5%9D%97%E9%93%BE%E5%9F%BA%E7%A1%80%E7%9F%A5%E8%AF%8627-%E4%BB%80%E4%B9%88%E6%98%AF%E8%81%94%E5%90%88%E6%9B%B2%E7%BA%BF-bonding-curves-f48ba49daa64
https://twitter.com/cutepandaweb3/status/1862095490571215002